摘要: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开展综合监管试点探索功能监管实施细则》,将上海自贸区所有的金融服务业均纳入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同时对涉及的金融服务、监管信息实现共享。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开展综合监管试点探索功能监管实施细则》,将上海自贸区所有的金融服务业均纳入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同时对涉及的金融服务、监管信息实现共享。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愈加明显,金融新业态层出不穷,与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监管竞争、 信息分割、协调困难等制度缺陷,使得当前的金融监管存在一定的灰色甚至真空地带,引发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在此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势 在必行已成为共识。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改革完善 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而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也将“加强自贸区金融监管协调,探索功能监管”纳入其中。
不过,金融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相关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转变过程,本身蕴含着巨大风险,为了稳妥起见,需要一个“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正扮演了这一重要 角色。正如上海市金融办负责人所言,上海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探索功能监管,有利于发挥自贸区制度的创新优势,为国家层面金融监管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有利于促进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良性互动,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有利于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具体来看,此次《实施细则》以市场全覆盖为目标,提出了全面覆盖经营机构、全面覆盖金融产品、全面理顺监管分工等三方面措施。同时,《实施细则》还提 出,分类别、分层次、分步骤推进信息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分析预警能力。此外,上海将建立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和统筹协调,提升协调效率和响应速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
从全球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经验看,在本轮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 均对原有的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调整,其中,“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和“倡导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是两大重点方向。此次上海自贸区进行的综合监管试点,是在进 一步理顺“机构监管”权责的同时,通过基于金融业务的“功能监管”,实现对分业监管的修正。而信息平台建设和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的设立,则为实现行为监 管提供了基础。
应该说,自贸区作为试验田,其最终目的并非是成为一个单独的成功案例,而是要起到榜样的作用。无论试对还是试错,此次上 海自贸区探路金融综合监管,终将形成一些可复制的经验,为更高层面的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提供现实案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贸区试点改革探索的深入,决策 层将结合中国实际,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最终构建起一个满足宏观审慎、综合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要求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上海金融报 )
—— 编辑:金融时代
上海金融 |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 | 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 | 上海金融新闻网 | 上海典当网 |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 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 | 上海投融 |